2016年10月26日,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,“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”備受關注。“十三五”時期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。其中,加強生態文明建設(美麗中國)是首度寫入五年規劃。
環保部規劃財務司司長趙華林介紹,在大氣、水、土壤三個“十條”以及PPP等新模式的推進下,我國“十三五”環保市場潛力巨大,總的社會投資有望達到17萬億元。國家政策將拉動環保產業的主力馬車,中國未來需要每年2萬億元以上(3%的GDP)的綠色投資。
但是,目前政府年度預算只能拿出3000億元左右投入到節能、環保、清潔能源等綠色領域,綠化貸的出現則能為之為融資方和外界搭建一條安全的橋梁。人民銀行正在聯手環保部推進綠色金融體系建設。
近段時間以來,全國多地接連遭遇嚴重霧霾天氣,讓我們更加關注自己身處的環境。今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,被認為將是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里程碑式會議。經過多年難以彌合的分歧和延宕,各國政府已經認識到拖延的嚴重性,表達了更強烈的意愿推進國際合作,當前已經有超過162個國家和地區提交了“國家自主貢獻”。